中文互联网上有个经典相亲段子,大意是:男生去相亲问女生的爱好,对方答喜欢旅游、电影、音乐,那男生应该赶紧跑路。
内在逻辑是什么?通常能看到的答案是说,这些都不算爱好,只是很普通的消费行为;消费人人都会,但把消费当作爱好说明她的精神世界已经是消费主义的形状了。
这个逻辑乍听起来是通顺的,但仔细一想是很怪的。
我的反驳
我能想到几个反驳这个答案的看法,在这里列出来。
补充一下,我仍然觉得一个人回答自己爱好是「旅游、电影、音乐」很多情况下听起来是有点怪的,但我会在后面附上自己觉得很怪的原因;这里反驳的是「消费主义洗脑」这个逻辑。
反驳一:以消费为主的爱好太多了
相当多爱好都和消费相关,例如收集手办球鞋、集邮、3D 打印等等;其中不少甚至是纯粹的消费行为。
而旅游除了消费你还需要亲自走路、拍摄、规划,在丰富性上高于很多纯消费行为。如果旅游作为爱好是一个典型的、听起来很怪的例子,那根本原因就不在于消费行为本身。
反驳二:这个看法似乎包含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这个逻辑看起来成立的原因是其中包含了对女性更容易受消费主义影响的印象,如果段子中的男女角色互换,消费主义洗脑这个逻辑就不是很通顺,段子也不会这么受欢迎。
我的看法是,即使是男生回答这些爱好(对男生没有这种刻板印象),细想一下听起来也怪怪的;抛开这种刻板印象也怪,那一定是有别的原因。
我的看法
旅游电影音乐可不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爱好?
显然可以。
如果徐霞客说自己爱好旅游、李安说自己爱好电影、坂本龙一说自己爱好音乐,没有人会觉得不合理。
那么,描述自己爱好并且让人感觉合理的逻辑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一个人会回答自己的爱好是某事某物?
每个人每天都做的事情很多:吃饭睡觉刷视频拉屎打游戏等等。但我们是如何从这些事情里面选择一部分然后叫做自己的爱好的?
拿我自己举例子,需要回答自己的爱好是什么时,我会先从这些东西里面检索:我日常做的事情、我向往的事情、我坚持了很久的事情;然后进行一个简单的筛选再回答出来。
我能想到的事情有这些:我从小到大都写代码;我从小开始看数码资讯、研究 DIY 硬件和手机电脑;我从小开始玩魔方;我小时候买过几本刘谦的书,现在也偶尔买魔术课来学;我想学编曲,也买过几种乐器和编曲软件;我现在经常看车评;我经常看加密货币相关的东西;我坚持投资基金债券股票等等好几年了;我看了很多的物理科普;我踢了很多年的足球;我拥有很多台游戏机。
想到这些以后,我会立马排除掉这些:
- 汽车、加密货币、投资:我清楚我并不喜欢这些东西,只是作为消费者消费这些资讯;这和爱好无关。
- 音乐、魔术、魔方、物理、足球:这些我都喜欢,但并没有为此付出太多精力,只是初级的爱好者;我知道真正的爱好者付出的精力比我多得多。
- 游戏:我清楚我只是某一种很窄的特定类型的游戏受众,和「游戏爱好者」并不相同。如果一定要回答游戏相关的爱好,我会说自己喜欢玩互动式电影和硬核解谜类游戏。
最后只留下两个大类:数码和编程。
留下这两个的原因就是我真的喜欢,并且投入了很多的精力金钱时间,进行过很多个小时的实践和训练;持续精进自己、跟随最新的资讯;也坚持了很多年。
OK,那为什么「我的爱好是旅游」听起来怪怪的?
因为相当多人并没有为这个「爱好」付出什么,同时又想和这种文艺的形象沾边。
我认为这种反差感是「怪怪的」的最大来源。
前半句「要为爱好付出」在上面已经解释过,后半句「想和文艺形象沾边」则需要进一步解释。
毕竟「想和文艺形象沾边」是不好的么?理性上看不是。
想成为一个自己向往的人是很好的;这和一个人试图把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二次元之类的亚文化小圈子玩家也很类似。这里的问题在于「文艺青年」是一个十几年前已经被解构完了的词,对于「资深」的互联网玩家来说,这个词已经处在鄙视链比较靠下的位置;即使在正常人看来这个形象没什么不好的。
如何避免回答自己的爱好时让人觉得怪怪的?
方法一:了解这种文化鄙视链,并且发掘自己真正的爱好
方法二:让自己爱上旅游电影音乐,成为真正的爱好
方法三:不要跟把鄙视链当作正确认知的魔怔人相亲;即使你没有真正的爱好也不是什么大事